1、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是五四时期有名的“恋爱大家”,所以冠此雅号,与他1922年在北京一所大学以“恋爱”为主题的公开演讲有关。
2、其实,早在两年前,林长民便与徐志摩上演了一场让后来国内的遗老遗少们目瞪口呆的“爱情游戏”。
3、 林长民的一生基本都交给了政治,最高司职北洋军阀政府的司法总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4、1920年林长民官场失意后,带女儿林徽因远涉重洋,来到英国。
5、在伦敦,林长民认识了正在剑桥留学的徐志摩。
6、他乡逢知己,两人一见如故,很快成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交。
7、 当时,英国思想家罗素在《婚姻与道德》一书中所宣扬的爱的观念,正在改变年轻人的爱情观。
8、林长民和徐志摩身在异乡,难免受到影响。
9、那时,林长民经常邀请徐志摩去寓所谈论天下事,罗素的爱情观自然也是谈论的对象,两人在看待罗素爱情观的观点上竟然有着惊人的相似。
10、于是林长民提议模拟一场“恋爱游戏”,徐志摩欣然接受。
11、后来,徐志摩在《林长民·一封情书·附记》中说,“有一次我们说着玩,商量彼此装假通情书。
12、我们设想一个情节,我算是女的,一个有夫之妇,他装男的,也算有妇之夫,在这双方不自由的境遇下彼此虚设通信讲恋爱,好在彼此同感‘万种风情无地着’的情调”。
13、 这样,徐志摩在剑桥,林长民在伦敦,他们间的“恋爱游戏”就粉墨登场了。
14、这如同钱玄同和刘半农在《新青年》上为引起社会对革命文学的关注,而假装相互批驳演的“双簧戏”一样。
15、有趣的是,徐志摩每次收到“情书”,准为林长民真挚的文字而惊叹,同时又对这位“男友”献身爱情的精神而感动,只可惜,林、徐二人远在英国,国内青年没能听到他们对自由恋爱的呼唤。
16、 1925年,林长民参与郭松龄、张作霖之战,遇难与乱军中。
17、第二年春,徐志摩为纪念自己的英伦“恋人”,在北京“晨报副刊”发表了林长民的“一封情书”并为此写附记。
18、这封“情书”仅仅是他二人在英国众多“情书”中的一封。
19、“情书”中,林长民对假想的“恋人”诉说亲身遭遇,以及在生死关头对“恋人”的思念之情描写得淋漓尽致。
20、因为假扮情人,林长民在“情书”中的署名为“苣冬”,徐志摩是“仲昭”。
21、 “情书”发表后,一时间社会上众说纷纭,恰恰被“考据癖”顾颉刚先生看到。
22、顾先生向来有钻牛角尖的习惯,经过一番考证,说“情书”中的“仲昭”就是浙江石门的徐自华女士,在徐女士的《忏慧词》中有两首是题“和苣冬子”的,词中所描写的二人关系相当密切,远远超过一般朋友的范畴,而林长民的祖父在石门做过很长的知县,这样林长民和徐女士极有可能存在恋爱关系。
23、 不难看出,林长民和徐志摩虽然假扮情人,但在林长民这一方,他心中有真情人,属于假戏真做。
24、对徐志摩而言,有些冤枉,他不过是这场“爱情游戏”中的替身罢了,要不然,知天命的林长民也写不出那些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的情书。
25、林长民真可谓五四时代的“恋爱大家”。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