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翡翠绿”实时指引,精准检出淋巴结!62岁的王阿姨罹患子宫内膜癌,专家联手“机器人”,在荧光示踪的助力下,短时、高效、低损伤,成功“拆弹”。日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科肿瘤科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完成了一例荧光示踪子宫内膜癌根治手术。专家们提醒,警惕异常出血莫要忍字当头。
据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统计,内膜癌的发病率为10.28/10万,发病高峰在60-70岁之间,但也有5%左右的病例发生在40岁之前。
(资料图)
仁济医院妇科肿瘤科刘开江教授判断王阿姨所患确为早期子宫内膜样腺癌,影像学没有发现转移。且王阿姨BMI指数相对较高,非常适合腔镜手术,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配备荧光显影功能,可以完成前哨淋巴结示踪,所以建议她采取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方式。
根据术前的一系列检查,刘开江手术团队为王阿姨制定了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荧光示踪盆腔前哨淋巴结切除和筋膜外子宫双附件切除的手术方案。
手术中,通过一抹“翡翠绿”——荧光示踪剂吲哚箐绿显影,达芬奇机器人显示屏上清楚地显示出王阿姨的双侧盆腔前哨淋巴结,3D手术视野更是让组织器官的解剖和淋巴血管的走形一目了然。专家坐在操控台前,通过控制杆来进行操作,应用比手腕还灵活的机器人手臂,在布满细小血管、神经组织的子宫内膜处灵活翻转“穿针引线”,完成切除病灶、缝合处理吻合口等工作。
据刘开江透露,子宫内膜癌作为妇科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其发现多为早期,淋巴转移率不高,传统的淋巴清扫往往带来术后淋巴水肿、神经受损等副作用,减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的荧光影像系统,在肿瘤周边注射荧光示踪剂后,荧光导航精准识别顺利完成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出血少,让肿瘤微创手术实现了更微创更精准的效果。
手术进行了3个小时,成功“拆弹”,出血极少,王阿姨术后第一天就下地进行了活动。手术后4天,王阿姨顺利出院。
“大多数女性遇到出血都是忍字当头,觉得熬熬就好了,其实不是这样的,异常出血和阴道排液就是身体的警告信号,不要忽视!”刘开江特别提醒,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大多数是围绝经期或绝经后的女性,其他高危人群还包括肿瘤遗传史家庭成员、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肥胖人群等,建议大家要常规体检,定期复检,出现相应症状及时到专科医院就诊,早检查,早治疗,早获益。
刘开江指出,
达芬奇机器人腹腔镜手术,不仅可以用于妇科恶性肿瘤,如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等,还可以用于妇科良性疾病的手术,比如子宫切除、盆底修复等手术。
2014年起,国际指南就推荐对于内膜癌患者用前哨淋巴结活检代替传统的淋巴结清扫,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示踪剂及设备等因素,应用并不广泛。尤其是标准治疗中的荧光示踪剂要求有专门的荧光腹腔镜和特殊的荧光示踪剂,给推广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出现在仁济医院西院区后,更多的手术可以通过机器人腹腔镜进行。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为外科医生提供清晰放大的3D视野,过滤操作时人的手部颤动,最大程度避免术中损伤及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提高手术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荧光显影的功能为前哨示踪技术创造了条件。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仁济医院
关键词: